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分析赏识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时间:2014-04-26 17:23 点击:
以理论的认识着手,引入赏识教育的相关观点、思想,通过认知论、方法论来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展开探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以赏识教育来推进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赏识教育中学德育实施方法 一、前言 赏识教育是一种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

  以理论的认识着手,引入赏识教育的相关观点、思想,通过认知论、方法论来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展开探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以赏识教育来推进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赏识教育中学德育实施方法

  一、前言

  赏识教育是一种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久以来,虽然我们在德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讨论,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二、中学道德教育中使用赏识教育的意义

  1.促进德育改革,推进德育科学化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做人的根本是道德,尽管你有很高的文化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国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对道德教育提出相应要求的书籍,包括《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公民道德指导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2004年)等。我国德育教育的重心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公民意识、品行良好以及政治思想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立者及接班人。中学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学校的工作起着推动、保证的功效。

  2.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升德育教育时效性

  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家长过多赏识的是孩子的文化知识,教师将过多的赏识眼光放在了“精英”学生身上,忽略了学生全体、生活及品行。素质教育一直提出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但是贯彻执行的不到位,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抹杀了学生的童真、天性、想象力及创造力。我们应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促使其优良品行的形成。因此,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要有适当的教育观念和措施,赏识教育就是最好的办法。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展现了教育的实质,达到了教育的目标。赏识教育遵守的是教育规则和学生发展的规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目的。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尊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不理想、比较容易犯错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过大,对待很多事情不知所措,此时孩子是最希望得到帮助及安慰的。如果此时教师用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鼓励,给他们讲道理,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有着十足的重视、关怀,对他们改正错误,积极学习都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还很有可能让学生在心理上与老师变得亲近,成为知心好朋友,学生的心态渐渐好转,对生活中的一切倍感珍惜,学习上发愤图强。研究者做过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力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